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7月19日至8月27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进行了巡察。2024年9月30日,市委巡察组向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不深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保护文化遗产上有差距”方面
(一)关于“学深学透精神实质、以规划引领指导推动丽江文旅实践有差距”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巡察以来召开的党组会议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二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0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文物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市委列席旁听工作组到会指导。三是加强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开展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拉市海景区、东巴万神园景区被省文旅厅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是加强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全市新增入库项目99个,在库项目130个,同比增长83.1%;完成投资42.2063亿元,同比增长14.11%。
(二)关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融合不足,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不够有力”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印发实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梳理任务清单215项、项目159项。二是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印发《丽江市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推进旅游引流激励措施》,通过激励和奖补,促进引客入丽。支持在丽举办2024·第六届旅游出行大会等全国大型会展活动,举办“舍不得的丽江美食”——2024年丽江火塘季活动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丽江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三是加强旅游消费统计监测。2024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064.33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其中接待境外游客66.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4%。旅游总花费1385.23亿元,同比增长6.41%,人均消费1718元。四是推进旅行社集团化改革。进一步细化推进旅行社集团化整合改革相关工作的措施,开展旅行社集团化运行情况调研和持续动员,旅行社集团成员由204家增加到248家,净增44家。五是推进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市导游工会,完成旅游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印发《关于统计隶属关系和薪酬发放情况的通知》,抽查旅行社导游隶属摸排工作218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导游委派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一团一卡一导”制度。
(三)关于“立足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的站位不高,‘舍不得的丽江’品牌内涵挖掘打造不深入”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丰富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展示形式。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设置纳西族常用字图谱、卡片、书写体验教室;白沙锦绣艺术院为团队讲解东巴文字知识,设置东巴纸制作体验区,开发东巴文字纳西族刺绣挎包、钱包等文创产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华强发布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教学短视频23期;玉水寨景区开展东巴文字、东巴画研学,建成林间小木屋为小团队体验群体提供研学课程服务,开发东巴画石、东巴画等多种文创产品。二是丰富纳西古乐展示形式。玉水寨景区设置纳西古乐演奏厅,组织开展古乐演奏;传承人郭建勋等依托钧音堂,每月定期组织开展2—3次集中展演,每周到丽江市特殊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依托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展示普及传统老乐器,接待研学团队、中外游客,扩大纳西古乐影响力。三是指导景区加强东巴文化展示和文创产品创新。东巴万神园景区增聘1名省级传承人教学东巴象形文字和东巴绘画,投资5万元改造研学教室;增聘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东巴造纸教学,投资8万元改造场地、购买材料;增聘东巴1名、纳西舞蹈爱好者6名开展民族舞蹈打跳活动。东巴王国景区投资80余万元建设“东巴文化艺术馆”;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创世史诗《创世纪》;组织开展青少年大自然读书会,免费为喜欢东巴文化的新人举行东巴婚礼;升级景区民俗院落,提供皮制品制作、东巴纸体验等文旅融合新产品。玉水寨景区开展省级非遗项目纳西族“祭署”展示活动,新创纳西东巴宴美食产品,开展东巴文字学习书写体验活动。四是加强“舍不得的丽江”品牌打造。推出“丽江旅游30年”“20度的丽江”“来丽江结婚吧”“丽江之约 星的家园”“我为丽江代言”“旅居丽江”等系列主题宣传,发布视频54个,发布图文85余篇;围绕“舍不得的丽江”“柔软时光 休闲丽江”品牌,发布视频394个,抖音号涨粉2000余人,丽江文旅小程序涨粉4.77万人。
(四)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到位,提高遗产保护保障水平不高”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指导永胜县、宁蒗县认定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6人;组织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150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作,访谈记录胡镜明等4位普米族文化名人,录制音视频资料300余分钟。遴选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体验空间33个。二是推动“非遗+旅游”。遴选、发布非遗特色旅游线路1条。组织开展非遗产品进入泸沽湖景区洽谈会,促成19名非遗传承人与运营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推动丽江净地酒业(窨酒制作技艺)进入墅家玉庐、松赞林卡精品民宿、金茂璞修酒店展示,火草纺织技艺进入东巴谷景区进行项目传承展示,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普米族“醅”制作技艺、纳西族手工纺织技艺、摩梭人经堂壁画等4个项目进入番人古镇景区展示,非遗项目三进名录增加至55项。三是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举办2024年度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暨文物安全培训班等文物工作业务培训4次;编制期纳古建筑群急需修缮的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方案5处,其中立项2处,申报期纳古建筑群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利用项目立项。争取市级文物保护资金115万元,实施市保单位玉龙县龙蟠龙洞祠、永胜县清水刘家宗祠、古城区东关村孝子庙抢救性保护工程。四是强化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督促古城区文旅局完成对牛铁山宅院对外经营,文物构件(门窗)受到破坏等问题整改工作。联合宣传部、民宗、消防救援、古城管理局等单位开展文物安全巡查检查。督促永胜县文物、民宗部门在永胜县观音阁石刻造像等文物古建筑摆放点香炉、烧香炉4座,禁止在古建筑内点香、点油灯使用明火行为。安排市级文物保护资金15万元,实施蒗渠土司衙署抢救性保护。
二、关于“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力度不够,落实文化和旅游业更好‘促进经济发展’的劲头不足”方面
(一)关于“文旅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推进缓慢,智慧旅游建设成效不高”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狠抓项目储备。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共谋划储备48个文旅项目;10家企业入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新业态企业。二是推动项目落地。顺利推进玉龙雪山牦牛坪旅游索道改扩建项目,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有效解决解脱林生态旅游度假村(物与岚)二期用地、星托邦营地入口道路损毁等问题;收集花马国文旅度假区一期、五彩丽江森林康养中心、星托邦营地等10个项目融资需求报发改、金融部门。三是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将四季度假酒店、花马国文旅度假区等6个停建或推进缓慢的在建项目作为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争取上海凹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振远集团、星珀文旅集团等企业到项目现场实地考察。共签约落地丽江和佳大酒店、五彩丽江森林康养中心、太平村乡村振兴改造、蜂云木都等14个文旅项目。四是强化智慧旅游管理。完成丽江智慧旅游项目(一期)初验;完成景区基础网络(供电)提升改造项目、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分析系统项目、视频优化提升项目、数智人项目的方案设计与专家评审。在人民日报视界直播活动中,精选播出游云南玉龙雪山景区甘海子雪山景观、蓝月谷等4路慢直播,在线观看量超12万人。
(二)关于“文旅助力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力度不够,定点帮扶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永胜三川翠湖3A级旅游景区引流。开展永胜三川翠湖“荷花季”活动扩大永胜旅游知名度;在翠湖景区周边新建了亲子园、荷花民宿、露营基地等体验项目;游客中心引进销售绿A、三川集团、永胜瓷业、中源公司、边屯食尚等企业研发的特色旅游新产品。二是支持玉龙县宝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指导举办“大山奉音”活动,组织旅游协会、白鹿旅行社、阳光假日旅行社到宝山乡开展徒步线路体验和踩线活动。三是助力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支持玉龙县文旅局指导符合条件的乡镇发展玉湖村民宿项目、拉市镇均良村“序山海”实景剧本杀项目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评定“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11名。
(三)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到位,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差距”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大“四馆一中心”项目推进力度。强化项目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实现多项目同步施工,全力推进市博物院新馆后续工程建设任务。二是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全市6家备案博物馆(纪念馆)进馆人数131.29万人次,6个公共图书馆总流通29.38万人次,6个文化馆和6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服务群众208.77万人次。三是加强公共服务用房保障。指导永胜县争取到150万元资金实施图书馆新馆搬迁工作。指导永胜县顺州镇、片角镇、永北镇、鲁地拉镇、光华乡、三川镇,玉龙县黄山镇、鲁甸乡等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恢复功能用房或置换其他用房保障文化站工作。四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率。截至2024年12月底,市级文化场馆2021—2023年,公共文化场馆中央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使用率分别为84.41%、68.77%、57.65%,省级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使用率分别为100%、68.84%、56.41%;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率分别为92.7%、100%、90.81%。五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指导各县(区)文旅局和市文化馆完成2025年度“戏曲进乡村”的剧(节)目目录认定,并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
三、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到位,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有弱项”方面
(一)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效不明显”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线索收集和处理。延伸拓展线索来源,加大线索收集核查力度,建立完善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共收集问题线索清单58条,完成整改58条;突出问题线索30条,完成整改30条。二是加强案件查办和线索移交。梳理移交侵害游客利益问题线索9件,给予相关人员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7人、批评教育1人。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有奖举报制度》《丽江市旅行社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等长效机制7项。四是加强信息宣传报道。上报的《丽江市紧盯旅游市场着力破解侵害游客利益问题》《丽江市“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投诉件同比下降29.86%》分别入选云南省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交流第7期、第11期,上报的《丽江市提高游客投诉处置质效传递“就是不一样”的感受》等2篇稿件入选《丽江市集中整治信息汇编》。
(二)关于“依法治旅能力不足,存在涉法涉讼风险隐患”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编制《丽江市旅游条例实施细则》并推动印发实施。二是优化案件审查程序。调整补充案件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案件审查程序。三是强化市场整治。聚焦旅行社和导游、有组织购物等8个方面和旅游投诉回访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百日行动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三)关于“诱导、强迫购物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旅游综合监管考核评价排名靠后”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通过持续强化路检路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推动“行刑衔接”等手段加强监督检查,旅游领域立案调查40件,持续传导整治压力。二是实施专项整治。聚焦旅行社和导游服务质量、有组织购物等8大旅游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立案查处旅游类行政处罚案件30起,共处罚没款20.645万元,有效降低负面舆情发生率。三是加强投诉处置工作。紧盯“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投诉响应不及时等问题进行催办,每4小时进行督办,做到投诉不过夜;形成指挥联动,及时将“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敏感投诉线索移交职能部门核查处置。四是加强回访工作。定期梳理通报全市涉旅单位“一机游”投诉“调解失败件”“不满意件”的信息;对“一机游”处置平台中游客“不满意”投诉件全覆盖予电话回访165个,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关于“主动牵头制定行业规范标准有差距,新业态、新产品监管有盲区”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旅拍业态管理。指导古城区成立旅拍协会,指导起草《古城区旅拍摄影行业管理办法》;开通旅拍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古城区旅拍协会《丽江市古城区旅拍民族写真消费成本提示》《旅拍合同》范本,发布《旅拍行业标准》。二是加强旅游营地业态管理。加强对《旅游营地基本要求与评价》的宣贯,评定等级旅游营地12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抽调6名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对新业态场所进行重点巡查。三是加强“剧本杀”、电竞酒店等业态监管。加强部门协调,主动联系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剧本杀”、电竞酒店等经营场所监管,依法依规查处违规经营行为。
(五)关于“营造健康安全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够有力,文化市场监管有疏漏”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开展“利剑护蕾”行动。严格落实《关于依法惩治违法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及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通告》,对网吧、KTV、新业态场所等开展巡查检查。二是加强重点时段专项检查。在国庆假期期间,对文化市场开展重点检查,加强对政治性有害出版物、“三俗”文化、涉黄涉非等情况进行清查。三是持续传导整治压力。开展歌舞娱乐突击检查、夜间检查,立案调查文化类案件1件。
(六)关于“涉旅负面舆情居高不下,网络舆情处置能力不足”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开展全市旅行社和导游系列集中警示教育培训,组织观看《云南省涉旅负面舆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二是加强舆情监督与应对。进一步完善健全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优化关键字搜索,扩展网络舆情信息获取渠道,紧盯负面舆情信息,快速开展线上线下统筹协调处置。关注处置304条(蓝色信息87条、黄色信息4条、其他信息213条)涉旅舆情信息,同比2023年减少776条,下降71.85%。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其间下达敏感舆情信息预警通知18份,未发生重大热点负面舆情。三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巩固旅游市场整治成果,聚焦丽江8大旅游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标本兼治,严厉打击损害游客合法权益和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到位,‘严’的主基调未形成”方面
(一)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得不实,纵深推进‘清廉丽江’建设有差距”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学习《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丽江市政治生态建设整改方案》,高质量开展2024年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形成《2024年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组织完成局机关各科室、下属各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学习《丽江市领域腐败典型案例警示录》,党组成员均亲自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典型案例通报3次。确定文旅系统重大违纪典型案例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上开展剖析,深刻吸取教训。三是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下发《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局属科室、单位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逐项梳理廉政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开展局廉政风险排查,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3个,梳理出具体表现44条,制定防控措施52条。完善廉政风险防控责任落实机制、动态监控机制、预警处置机制等制度机制。四是主动接受监督。落实党组研究“三重一大”事项与派驻纪检组沟通衔接机制,主动及时邀请纪检监察组参与“三重一大”等问题决策和重要会议,向派驻纪检组发出会议邀请函4份。
(二)关于“作风不严不实,内控机制落实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全面梳理自查内部制度规定,完善《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收文办理工作规范》等制定规定23项,汇编印发《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规则》。印发《关于印发精简整合内设机构和精简科室职责调整的通知》修订完善3个内设精简科室的职能职责。二是开展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自查。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将资产价值大于1000元的配件(显卡、CPU、显示屏)入固定资产账。三是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工作台账,核查下属事业单位聘用合同110份,经局党组专题研究后完成补签工作。
(三)关于“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不够,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担当,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年度工作要点,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全年党组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责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评议。向上级党委报告1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并通报1次。三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督查。由分管领导带队对6个支部、8个下属事业单位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工作。
五、关于“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偏差,基层党建工作有短板”方面
(一)关于“行业领域‘党建+’作用不凸显”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开展行业党组织情况摸底。开展丽江市旅行社(分社)、导游服务公司党员情况、党组织设置情况统计,建立党员、党组织建设台账,做到党员人数清、党组织建设情况明。二是加强执法过程中的身份识别。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调查询问环节,增加核实当事人党(团)身份的内容,并将该询问内容固化到《调查询问笔录》执法文书模板中。
(二)关于“执行选人用人政策规定不严谨”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谋划。常态化对干部队伍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审慎选人、科学用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坚持知事识人,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干部。二是规范任职程序。加强对公务员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文件的学习,明确个别谈话推荐、会议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范围;以《公务员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文件汇编》为依据,重点学习动议、推荐考察、任免职、公示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三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纪实材料。梳理检查干部选拔任用台账,规范整理3名同志纪实材料并存档。进一步强化干部考察工作,客观真实全面撰写现实表现材料,如实评价干部实绩,对涉及的考察预告、信息采集情况、全程纪实情况等台账资料及时完善并存档。
(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修订民主生活会制度,科学制定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严格要求班子成员亲自撰写个人发言材料,由党组书记主持起草对照检查材料,审阅班子成员发言提纲,对达不到要求的督促返工。高质量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修订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10次。三是认真整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严格的问题。事业单位联合党支部召开支部委员会,专题研究和制定整改措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8名个人发言提纲相互抄袭和2名照搬照抄2022年个人发言材料的党员作通报批评,该10名党员向机关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并重新撰写了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
(四)关于“文旅人才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开展人才评选工作。开展“文化名家工作室”、“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支持非遗人才开发文化体验项目”评选活动,印发《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2024年度文化名家工作室等支持对象的通知》。二是强化文化旅游人才管理。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库,对入选“文化旅游人才”进行动态管理,分项开展人才走访、专家座谈等工作。三是强化文化旅游人才考评。严格按照《丽江市“兴丽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丽江市发展智库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考核、管理工作。
(五)关于“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培训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中高级导游培养。推荐省级金牌导游培养项目导游7名,目前全市中高级导游138人。二是开展新晋导游培训。开展为期3天的新晋导游从业岗前培训,累计参训541人,提升了新晋导游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开展专项培训。对投诉量较多的29家旅行社计调人员和导游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组织投诉排名在前较多的导游27名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四是召开旅行社工作会议。通报表扬2024年度优秀旅行社10家,通报丽江旅行社违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230余家旅行社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安全生产承诺书》。五是召开全市导游培训工作会议。通报表扬2024年度优秀导游23名,通报丽江导游违规典型案例,邀请行业专家蔡展教授围绕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内容进行专题授课,380名导游签订《导游优质服务承诺书》。
六、关于“责任压得不实,巡察、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有差距”方面
(一)关于“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针对“个人借款或单位投资长期挂账”问题,个人借款或单位投资长期挂账其他应收款1551721.67元:已完成整改12项,涉及金额980119.77元,其中8项支出性质应收款项作调账账务处理,金额为853990.67元,另有4项收回应收款项,金额为126129.10元。二是针对“多付香港航线旅游宣传费问题”,向丽江市审计局提交了材料核实申请,委托云南李寿刚律师事务所向古城区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状,目前正在履行调解程序。
(二)关于“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彻底”的整改进展情况
报经市审计局同意,按照分期付款的方式退回;及时与云南东昇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签订收款协议,截至目前共还款44.3万元,其余如期按协议推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888-5149968;邮政信箱:丽江市古城区西安街道雪山路438号市文旅局303室机关党委;电子邮箱:ljswljdwb@163.com。
2025年3月13日